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3日,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根据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的停火协议,一名获释的巴勒斯坦囚犯(中)在抵达加沙地带后拥抱一名儿童。
在持续737天的硝烟后,加沙地带终于迎来历史性转折。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埃及、美国、土耳其和卡塔尔领导人13日晚签署一份文件,为加沙地带停火协议提供担保。根据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同一天交换被扣押人员。
分离数百个日夜,巴以2千家庭再度相聚,泪与笑浸润着地中海东岸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
据央视新闻消息,10月13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已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以色列方面移交全部20名在世被扣押人员。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分两批获释,分别在当地时间13日上午8时和10时。

10月13日,以色列,被释放的以色列人质埃坦·莫尔(Eitan Mor)与家人乘坐以色列军用直升机。

10月13日,以色列特拉维夫,被释放的以色列人质尼姆罗德·科恩在伊奇洛夫苏拉斯基医疗中心停机坪走下以色列军用直升机。

10月13日,以色列特拉维夫,被释放的以色列人质马坦·赞高克(中右)在伊奇洛夫苏拉斯基医疗中心停机坪下直升机时,与家人挥手。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马坦·赞高克一直被扣押在加沙。
以色列在当地时间13日上午10时开始释放其扣押的巴勒斯坦人员,随后以色列监狱管理局宣布已根据协议释放1986名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
当日,载有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的巴士也抵达加沙地带南部的汗尤尼斯。纳赛尔医院外人山人海,人们在此欢迎获释的巴勒斯坦同胞。

10月13日,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获释的巴勒斯坦人乘大巴抵达纳赛尔医院,受到当地民众欢迎。

10月13日,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获释的巴勒斯坦人与民众挥手。

10月13日,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获释的巴勒斯坦人抵达纳赛尔医院。

10月13日,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一名获释的巴勒斯坦人与家人拥抱。

10月13日,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一名获释的巴勒斯坦人与家人拥抱。

10月13日,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获释的巴勒斯坦人乘坐巴士,他们挥舞胜利手势,大巴里透射出沿途被毁的建筑。
按照此前公布的消息,获释的近2000名巴勒斯坦人员中,1700多名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被关押的加沙人获释后,将被送到加沙地带南部的纳赛尔医院;其余250名被判终身监禁者将回到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或离境。

10月13日,约旦河西岸,一名巴勒斯坦安全部队成员在奥弗军事监狱外疏导交通,获释的巴勒斯坦人员在巴士内做出胜利手势。

10月13日,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获释的巴勒斯坦人员在大巴内向家人比出胜利手势。

10月13日,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文化中心,获释的巴勒斯坦人(左)抵达后被其兄弟亲吻。

10月13日,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文化中心,获释的巴勒斯坦囚犯与一名女性亲属拥抱。

10月13日,获释的巴勒斯坦人,乘坐巴士抵达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文化中心。

10月13日,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一名获释的巴勒斯坦人质脸上带伤。

10月13日,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被扣押的巴勒斯坦人质家属相互安慰,他们的亲人未被列入获释人员名单。
据报道,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突破以色列防线,发动大规模袭击,造成1250多名以色列人和外国公民死亡,随后251人被劫持至加沙地带。此前以色列军方称,幸存者仅22人。
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7日发布的数据,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两年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6717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20179名儿童、10427名妇女、4813名老年人。
“希望和平这次是真的,我们不想再担惊受怕了。”在奥弗监狱外,一名等待获释亲人的巴勒斯坦妇女表示。未来的和平是否能像这一天的团聚一样,成为现实,或许还需要更多时间的证明。
本文图片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