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驾车6小时突发肺栓塞,医生建议司机长时间驾车应定时停车活动

频道:热点 日期: 浏览:1

10 月 21 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呼吸内科近日成功救治一位因长时间自驾导致肺栓塞的患者。该科副主任医师陈永锋提醒,对于司机朋友来说,最好开车 1-2 个小时就下车活动下肢体,以增加血液循环;长时间坐车或开车时建议多喝水,稀释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医护人员查看王陆恢复情况。西南医院供图

据介绍,今年60岁的患者王陆(化名)因连续驾驶6个多小时,于第二天出现右侧上胸部疼痛的症状,并逐渐扩散到整个右侧胸部。短暂休息后,王陆感觉症状有所缓解,就没在意。没想到的是,在随后的几天,他的右胸时不时都会出现疼痛症状,甚至扩散到整个胸部。在家人的陪伴下,王陆前往西南医院就诊。

综合各项指标,以及王陆平时的抽烟史,救治团队确定王陆患上了肺栓塞、程度为中高危,需要尽快介入取栓。明确诊断后,救治团队立刻把王陆收入呼吸内科监护室,并为他实施了下腔静脉造影+滤器植入术,有效预防下肢血栓脱落所导致的肺栓塞加重。之后,救治团队又让王陆接受了抗凝、抗感染等治疗。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王陆成功转危为安,并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王大叔发病前经历6个多小时车程,久坐不动加上中途喝水比较少,导致下肢血流缓慢,血液一直处于高凝状态,使得下肢血液在血管内凝结成血块。血块脱落后随着血流流向肺部,阻塞肺部多处血管血运,最终导致肺栓塞发生。”陈永锋教授说,肺栓塞多为急性起病,常见症状有突发的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晕厥等,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引起肺栓塞的主要血栓来源。

陈永锋教授提醒,对于司机朋友而言,预防肺栓塞的核心在于 “动”。“具体而言,长途驾车的市民要定时停车活动,即每驾驶1-2小时,务必停车休息10-15 分钟,下车走动,做踮脚尖、屈膝、抬腿等动作,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血液淤积;同时,开车时要穿宽松的裤子和袜子,避免穿过紧的衣物压迫下肢血管,影响血液流动;此外,市民在开车前和驾驶过程中可适量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风险。最后,市民若在开车时出现腿部肿胀、发麻,或胸部轻微疼痛,不要硬扛,应及时停车休息,若症状未缓解,需尽快就医检查。”陈永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