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剧团《三分钱歌剧》上海开启亚洲首演

频道:体育 日期: 浏览:1

这个周末,包括德国绍宾纳剧院、斯特加特芭蕾舞团、以及皮娜鲍什作品在内,共有4个德国剧场作品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团竞相登台。这其中,柏林剧团则带着最新版的《三分钱歌剧》在上海西岸大剧院开启亚洲首演。该剧团两年前曾以偶剧《布莱希特的鬼魂》来到上海,给国内观众带来深刻印象。

11月7日-11月9日,这部戏剧大师布莱希特举世闻名的代表作,在上海的滨江水岸剧场演出3场。而百年前的1928年,这部剧首演于德国柏林船坞剧场,百年后,由布莱希特亲自创立的柏林剧团,由其艺术总监奥利弗·里斯(Oliver Reese)带队,与团内13位核心演员一起亮相上海,见证了一次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戏剧交汇。

歌剧导演巴里·科斯基全新版本的布莱希特经典

由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改编创作的《三分钱歌剧》改编自1728年约翰・盖伊(John Gay)创作的《乞丐歌剧》,由库尔特·魏尔(Kurt Weill)作曲、并与伊丽莎白·豪普特曼(Elisabeth Hauptmann)共同合作。

在故事中,通过“尖刀麦基”这一角色的经历,布莱希特在舞台上构建了一个人人都“先填饱肚子,再谈道德”的世界,并在充满娱乐性的舞台效果背后,在笑声中向观众们发问:“当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走向彻底的资本主义化,人将何去何从?”

此次在上海西岸大剧院上演的《三分钱歌剧》是柏林剧团第4版全新制作版本,由柏林喜歌剧院前艺术总监巴里·科斯基(Barrie Kosky)执导,音乐总监亚当·本茨维(AdamBenzwi)指挥,两人联手将作品进行了创新性地改革,将布莱希特的戏剧核心置身于现代社会的语境中。

对于导演巴里·科斯基,中国观众并不陌生。这位出身于墨尔本,在德国生活多年的导演,他曾带着一部综合默剧、动画、拼贴画、杂耍、歌舞剧、黑色幽默、德国表现主义等形式与风格的《魔笛》于2015年亮相上海大剧院。

在这个版本中,他和舞美设计师丽贝卡·林斯特(RebeccaRingst)一起,用冷硬的金属把舞台搭建成像迷宫、格子间、脚手架的大型空间,展现故事发生环境中的腐烂气息。演员们在脚手架上下攀爬,直观展现了了生存而必须不断往上爬。与此同时,为了“间离效果”,科斯基提醒演员可以随时打破第四面墙,演员们用滑稽剧的形式演绎,快语速和轻松幽默的氛围,展现这部作品。

现场乐队再现百年前库尔特·魏尔音乐

在这个版本的《三分钱歌剧》中,音乐总监亚当·本兹维指挥的一支七人现场乐队让人印象深刻。除了音乐演奏,还要兼职做街头混混,以及随时提防主角跑过来跟他们互动。在首演的现场,当尖刀麦基与布朗合唱的一首野蛮凶猛寓意战争残酷又充满荷尔蒙的《大炮之歌》中,让全场情绪达到了高潮。

事实上,一百年前,库尔特·魏尔为《三分钱歌剧》所作的音乐,是这部作品走红世界的重要原因。魏尔的创作初衷是挑战当时以瓦格纳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歌剧,他的音乐聚焦描述大都市的孤独,将犹太教的音乐与巴赫、莫扎特和轻歌剧、爵士乐、流行舞曲结合。他在《三分钱歌剧》中创作的歌曲《尖刀麦基》,深深影响一代音乐先驱,如鲍勃·迪伦、大卫·鲍伊等。而剧中的《人类努力不足之歌》《大炮之歌》更是振聋发聩影响深远。

在本次上海西岸大剧院上演的《三分钱歌剧》中,于1928年首演时被删去的《露西咏叹调》以及1932年重新加入的《性依赖的叙事曲》都将完整呈现,让上海的观众们能够听到完整度更高的《三分钱歌剧》。

柏林剧团艺术总监奥利弗

在11月7日首演前,艺术总监奥利弗还进行了一次演出前导赏,和观众分享了柏林剧团《三分钱歌剧》的创作幕后,并阐述了柏林剧团的艺术理念:“持续关注反映当代社会的戏剧创作,是柏林剧团未来会坚持的创作道路。”此外,3天演出,上海西岸大剧院也和柏林剧团一同为公众带来舞台导览、文化讲座到演后谈等一系列艺术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