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艺术气息浓烈,多场重磅展览启幕,如上海博物馆的“融古烁新”展,聚焦宋、元、明、清铜器,国内外首个历代扇面书画通史展,不乏宋元名家绘纨扇页,如难得一见的宋徽宗《草书七言诗二句》;另一筹备颇久的大型展览“候场——中国戏曲主题艺术展”近日将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展出,展出朱屺瞻、关良、韩羽、高马得等名家名作。
此外,《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近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展出,展至12月,喜爱古代绘画的不容错过。“文徵明家族书画作品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展,这是岭南地区首次系统性呈现文氏家族艺术成就的大型展览,在香港地区,即将新展的则有古埃及文明大展。
上海
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
展期:2025年11月12日至2026年3月16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

由上海博物馆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展出的178件展品除了聚焦宋、元、明、清铜器,辅以同时期书画、陶瓷、珐琅器等,深入探讨中国晚期铜器艺术的独特价值。
罗马 罗马:从奥林匹斯到卡皮托利
展期:2025年11月11日-2026年5月5日
地点:上海世博会博物馆

展览以古罗马文明的演进脉络为核心,通过“众神的传说”“帝国的荣耀”“生活的盛宴”三大主题单元,全景式铺展古罗马从神话起源到帝国兴衰的史诗历程,131件(套)珍贵藏品中,绝大多数为首次亮相上海。
候场——中国戏曲主题艺术展
时间:11月20日至2026年1月26日
地点:朱屺瞻艺术馆(欧阳路580号)

在中国人物画谱系中,戏曲人物画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是戏曲艺术和国画水墨的有机结合,有着“戏”与“画”的融合之美。展出朱屺瞻、关良、韩羽、高马得、丁立人、谢春彦、韩硕、朱刚、陈九、季平、余启平、顾村言、白缨、徐旭峰的戏曲人物画作品。
第15届上海双年展“花儿听到蜜蜂了吗?”
展期:2025年11月8至2026年3月31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将呈现67位/组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艺术家的逾250件作品。上海双年展(Shanghai Biennale)始创于1996年,是中国大陆首个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也是亚洲最富影响力的当代艺术盛事之一。此次双年展以“花儿听到蜜蜂了吗?”为主题,在关注人类智慧的同时,也将非人类智慧纳入考量,探索不同智慧模式的交汇。
至扇至美——上海博物馆藏历代扇面书画名品展
展期:2025年11月14日-2026年2月22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展出馆藏宋、元、明、清及现代不同时期名家精品扇面书画百件,其中不乏宋元名家绘纨扇页,如存世最早的书法纨扇页——宋徽宗赵佶《草书七言诗二句》、元代盛懋《秋江垂钓图》等。
红翠斗芳菲:宋元明漆器珍品展
展期:9月26日-11月23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与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举办。通过127件文物,系统梳理中国漆器的艺术成就。其中来自日本收藏机构的展品112件,约半数为传世罕见的宋元漆器珍品,更是此次展览的重要看点。
九曲黄河 马背长歌: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展
展期:2025年10月17日 - 2026年1月4日
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西楼

展出近150件文物,观众能近距离感受融合了黄河、长城、草原三大文化的鄂尔多斯民俗,领略来自北方草原的风土人情。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25上海)
展期:2025年10月18日至2026年1月18日
地点: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

本次展览汇聚约800件/套广东美术精品力作,以七个主题板块与三个特别专题交织叙事,呈现立体的广东美术发展史图鉴,其中包括黎雄才11米长的巨作《迎客松》、关山月代表作之一《绿色长城》等。
偶然!激浪派!
展期:2025年9月26日 - 2026年2月22日
地点:西岸美术馆

展览将呈现一批现代艺术史上教科书级人物的作品,包括马塞尔·杜尚、约翰·凯奇、乔治·布莱希特等。展览通过 11个章节,展出200余件蓬皮杜中心馆藏,追溯了激浪派发展历史,并延展至今日对艺术边界等议题的思考。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
展期: 延期至2026年3月26日
地点:上海罗丹艺术中心(原上海世博会法国馆)

展出106件罗丹原作,包括《思想者》《青铜时代》《夏娃》《巴尔扎克》《加莱义民》等6件法国罗丹博物馆镇馆之宝。
构筑南宗:董其昌艺术研究特展
展期:9月23日 - 12月22日
地点: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
遴选上海博物馆、松江区博物馆、程十发艺术馆收藏的元明清书画文物25件,系统梳理以董其昌为核心的南宗绘画理论的生成与发展。
铁笔东渡:吴昌硕、钱瘦铁与桥本关雪的艺术对话
展期:9月17日 - 12月21日
地点:吴昌硕纪念馆

本次特展以三位艺术家的交往为主线,通过他们合作的作品与往来物证,生动再现了那段跨越国界的艺坛佳话。
无意的瞬间
地点:宝龙美术馆
展期:2025年11月8日—11月23日
艺术家鲁丹是一位“瞬间捕捉者”,他的作品并不仅仅是肖像和云朵,建筑或人物,而是一个个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瞬间。它们没有宏大的意义,但是深深地植入艺术家的记忆和日常生活。展览为上海油画雕塑院第七届油画学术系列展之一。
浪奔浪流——2025陈幼坚、欧阳应霁双个展
展期:至2026年2月1日
地点:上海久事美术馆

展览呈现了两位艺术家的70余组作品,涵盖设计、绘画、装置、日常器物等,展现沪港双城的文化联结。
“建设人民的城市——陈毅市长办公地旧址”主题展
展期:常设展
地点:黄浦区江西中路215号,老市府大楼
主展览区通过"完整保全上海"、"建立新生政权"、"应对各种挑战"和"建设人民城市"四个篇章 ,以8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 ,系统性地回溯了上海解放初期的发展历史。
博伊斯在中国:2013-2025回顾展
展期:2025年11月11日-2026年8月31日
地点:上海昊美术馆

展览呈现了博伊斯代表性作品和文献档案,回顾了昊美术馆多年来聚焦博伊斯的成果,其中,最具冲击力的展品是关于博伊斯的影像。
第二届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展
展期:2025年11月9日 - 2026年3月22日
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展览以“重新发现时间”为主题,展出的17组艺术家作品选自中国影像艺术年鉴工作团队所收集和整理的2024年公开展览和发表的60余件作品。
复旦大学2025—2026秋冬季展览
展期:至2026年3月20日(部分)
地点:复旦大学艺术馆

本季展览包括“图画真解——中国画笔墨的演进”“课徒授业——中国传统写意画的‘课徒’理念”“露茜安·芳塔娜:花束附录”及“前线——周思聪的现代实践”,展开中西绘画语言与思想结构的多重对话。
“浪潮之上——跨越时空的重逢”艺术展
展期:11月8日-11月26日
地点: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

展览汇聚43位艺术家的130多幅作品,包括卢辅圣、张伟民、江宏伟等4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相当于一场小型艺术博览会。
“杯水-流动的盛宴”展览
展期:11月8日-11月23日
地点:明徹山房艺术空间

所有艺术家均以杯子为题材进行创作,或写实,或写意,或抽象,作品题材包括油画、水墨、版画等。
有亭翼然——邵琦山水画近作展
展期:11月13日—12月12日
地点:张渊艺术馆

有亭翼然,是欧阳修描绘的醉翁亭生动的形态,也是邵琦要表达的意在山水之间的场境。在山水之间的醉翁亭,是物,但更是人;是景,但更是情。此次展出邵琦山水画近作六十余幅。
“Jiahe Times”上海嘉禾2025当代艺术品专场拍卖会
时间:2025年11月13日至2025年11月15日
地点:上海中心大厦

“Jiahe Times”上海嘉禾2025当代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于11月15日晚结束。本次拍卖会涵盖六大板块,荟聚了188件当代艺术精品佳作。总成交额1.23亿元,成交率89.9%。拍卖会期间,同步推出“Jiahe Times”中外当代艺术展览,并策划多场艺术沙龙、学术讲座与直播活动,深入探讨艺术市场发展动向与未来趋势,助力当代艺术生态与市场蓬勃发展。
北京
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
展期:2025年11月4日至2026年2月8日
地点:故宫永寿宫

本次展览聚焦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共展出文物166件(套),包括两个单元。
黄金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古代金器展
展期:2025年10月22日 - 2026年3月1日
地点:首都博物馆

汇聚了170多件珍贵的古代金器,全面展现了中国超过三千年的黄金工艺成就。
贵在意·致敬经典 中国美术馆藏写意美术作品展
展期:10月28日-11月30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

展览汇集了近600件艺术作品,时间跨度从古代大师一直到当代青年艺术家,从八大山人、石涛、郑燮、任伯年、吴昌硕到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以及吴冠中、赵无极等人的作品。
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
展期:9月30日—12月14日
地点:首都博物馆

在参展的103件/套西夏文物精品中,其中共有33件(套)一级文物,涵盖瓷器、金银器、碑刻、雕塑等多种类型。
“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特展
展期:9月30日至12月30日
地点:故宫博物院

展出文物200件(套)。东晋《伯远帖》、唐代韩滉《五牛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黄庭坚《诸上座帖》以及莲鹤方壶等重要文物均同时亮相此次展览。其中,《清明上河图》最近一次公开展出是2015年,距今已有10年。
墨韵文脉:河南汉唐艺术展
展期:2025年9月19日 - 12月14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

此次展览汇集了来自河南博物院、龙门石窟研究院、洛阳博物馆等十二家文博单位的130余件(套) 文物及相关展品。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
展期:2025年7月23日—2026年1月11日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南3、南4展厅

展览将以92件油画和素描作品,系统呈现绘画巨匠伊利亚·列宾的艺术生涯,以其艺术创作之路为线索,为观众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本次展览汇聚了俄罗斯两大艺术机构珍藏,大规模呈现列宾艺术全貌。
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
展期:8月28日 - 11月28日
地点:首都博物馆

聚焦被誉为“北京城之源”的房山琉璃河遗址,展出琉璃河遗址80年来出土的180件(套)文物,其中39件(套)为重要青铜器,113件(套)为首次公开展出
“斫玉成华——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2024级结业作品展”
展期:2025年11月12日—2025年11月18日
地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展览展出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2024级访问学者班、高研班、研修班、短期班师生作品共282件展品,涉及中国画、书法、油画等多个类别。创作者们如琢如磨,追求书画创作质朴自然之境。展览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导师们的化育,也能看到学生们以写生山川以得物趣,以斫玉成华之心延续着优秀传统文化。
全国书画院行草书学术邀请展
展期:2025年11月8日—11月19日
地点: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行草书承载着中国文人的情感表达与哲学思辨,从“稿行之草”到“颠张醉素”,再到宋人意趣,其演进历程本质是一部精神维度持续拓展的美术史。展览以“雄浑”与“高逸”为审美基调,邀请艺术家每人提交两件作品,突破了以往征稿模式的局限,也拓展了地区参与的广度,得到了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艺术家的支持。参展作品或取法先贤,或融古出新,显示出行草书艺术传承创新中的多元探索。
江苏
东方光影志:美术片《大闹天宫》跨媒介艺术展
展期:2025年9月23日 - 2026年1月6日
地点:江苏省美术馆

陈列《大闹天宫》原始分镜手稿、美术设定、台本等文献,还原这部经典动画诞生的幕后故事。
万相:中国传统色彩之美
展期:2025年10月1日 - 待定
地点:南京博物院
亮点展品包括新石器时代透雕人鸟兽玉饰件、南朝青釉莲花纹鸡首壶、明洪武黄釉龙纹琉璃瓦当、清雍正矾红葫芦纹瓷水盂等。
“铸河山——中国青铜时代的兵器”特展
展期:2025年10月1日 - 2026年1月4日
地点:苏州博物馆西馆

展览由夏商周三代的兵器切入,汇聚了来自全国8家文博单位的近200件套珍贵文物等。本次特展还同步开设了“吴地铸剑所”主题快闪店,观众甚至可以请“铸剑师”为自己打造专属宝剑。
三羊开泰耀东吴——周瘦鹃、郑逸梅、陶冷月艺术文献展
展期:10月28日 - 12月15日
地点:苏州大学博物馆

展览聚焦周瘦鹃、郑逸梅、陶冷月三位艺文大家的友情与文艺成就,特别展出了他们相赠、合作的书画作品以及其本身的书画、信件和手稿三百余件。涵盖书画、信札、成扇、手稿、老照片、报纸、期刊、图书等多种类型。
凉州:文化想象与历史真实
展期:7月25日 - 11月23日
地点:吴文化博物馆

展览分为“文明星火的传递”“河西四郡”“五百年间延绵一脉”等六个叙事单元,展出文物包括新莽大泉五十铜钱范、北凉千佛壁画、西夏文手抄文书等代表性藏品。
浙江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
展期:11月11日-12月7日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4楼“富春山居厅”

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号称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后因故分为两段分藏于海峡两岸。为了保护纸质文物,近年来,浙博每年仅短期对外公开展出《剩山图》。此次展出至12月7日结束。
“殷契密语 汉塞尺书”殷墟甲骨和居延汉简展
展期:10月1日-11月30日
地点:天一阁博物院

聚焦“20世纪初中国四大古文献发现”中时代最早的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带领观众溯源中华文脉。
城中有座山——杭州吴山的历史空间
展期:2025年9月25日-2026年1月5日
地点:杭州博物馆
展出217件文物展品,通过“吴山之源”“千年回响”“文脉流觞”“英杰足迹”“山魂永续”等五个篇章,串起吴山的往昔记忆,讲述杭州城市变迁、文脉传承与市井温情。
从江南到岭南:良渚文化与石峡文化联展
展期:2025年10月1日 - 2026年1月5日
地点:玉架山考古博物馆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环太湖地区;石峡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广泛分布于粤北地区。共陈列来自良渚文化与石峡文化的156件(套)文物,全面呈现两个文化的独特面貌。
对话·庞贝: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庞贝文物展
展期:2025年10月1日 - 2026年3月8日
地点:杭州西湖博物馆

展览汇集了来自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的珍贵馆藏,通过壁画、雕塑、玻璃器、陶器、金属器等各类文物,多维度重现庞贝古城的历史面貌与艺术成就。
山明美术院新馆开馆暨建院三十周年特展
展期:11月15日-11月30日
地点:山明美术院(浙江省浦江县仙华路405号)

展览展出吴山明先生捐赠家乡浦江县人民政府的110件精品力作,作品涵盖艺术家的三个重要时期,从浙派人物画传承时期,到意笔线描改革时期,再到宿墨变法成熟时期,较完整地展现了吴山明先生孜孜以求、探索创变的艺术发展轨迹,是吴山明先生艺术中期探索精神与创作成果的一次大规模的集中展示。
山西
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
展期:2025年9月21日-2026年1月4日
地点:山西博物院

依托130余幅近年来专业调查获取的高清影像,系统梳理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宗教艺术及文物。
山东
我家的两岸故事
展期:10月31日-2026年3月1日
地址:山东博物馆一楼4号展厅

展览精选136件展品、50部纪录影片及186张历史照片,以“迁台轨迹”“渡海离乡”“落地成家”“我是山东人”“思乡返乡”等六大主题展区,呈现不同时代人物的生命故事,拼织出大时代的迁徙图景。
天津
君子之交淡如水:李叔同诞辰145周年纪念展
展期:2025年10月23日 - 2026年1月30日
地点:天津博物馆
一个视角独特的展览,它没有全面回顾大师的生平,而是聚焦于他与几位挚友之间“君子之交”的动人故事。
安徽
金耀九州——中国古代金银器的文明印记特展
展期:2025年9月28日到2026年1月6日
地点:安徽博物院蜀山馆

展览“顶流”文物云集,集结了来自三星堆、海昏侯、法门寺、明定陵等全国重要考古遗址的精品文物。
河北
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
展期:9月27日至12月25日
地点:河北博物院

分为“印宗秦汉”“印治四方”“印传千秋”三个部分,通过300余件文物展示中国古代玺印的演变历程,包含故宫博物院等13家文博机构的皇家玺印实物。
福祉无疆:宫藏里的吉祥万象
展期:2025年1月22日 - 12月31日
地点:承德博物馆

共陈列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收藏的81件(套)宫廷文物,包括瓷器、漆器、玉器、服饰、佛造像等。
河南
“匏韵天成”山西赵卿墓出土青铜匏壶特展
展期:9月26日 - 12月21日
地点:河南博物院

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发现一座保存完整的春秋时期晋国大墓“赵卿墓”。是迄今所见春秋时期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资料最完整的晋国高级贵族墓葬。本次展出的青铜匏壶即出土于赵卿墓。
广东
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
展期:2025年10月15日-2026年10月15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展览汇聚广东省博物馆及全国多家文博机构珍藏的逾200件(套)文物,以广东千年外贸发展脉络为主线,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海上贸易文明对话。
停云艺脉——文徵明家族书画作品展
展期:2025年11月11日-2026年2月22日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这是岭南地区首次系统性呈现文氏家族艺术成就的大型展览,汇聚了广东、广西两省三馆的69件套藏品。
云南
契丹印迹——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品展
展期:2025年10月1日—2026年1月5日
地点:云南省博物馆

展出来自内蒙古博物院、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等6家文博机构的160件/套文物,以时间顺序梳理契丹从兴起到消亡的历史,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细节。
四川
骑鹤下扬州 花满锦官城:五代十国时期的双城记
展期:2025年9月29日 - 2026年3月31日
地点:成都永陵博物馆
展览以五代十国时期扬州与成都 “双城记” 为核心主题,本次展览共汇集130件文物,全面呈现五代十国时期扬州与成都的历史风貌。来自扬州的錾刻金佛造像、人形银棺饰、鹤形银棺饰,以及寻阳长公主墓出土木俑,为首次在成都集中公开展出。
湖北
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
展期:2025年9月23日 - 2026年1月4日
地点: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汇集来自37家文博单位的160件(套)文物,串联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明发展历史、器作工艺特色与艺术成就,呈现长江古代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易水寒光 易县大北城宋辽金银器窖藏展
展期:2025年9月27日 - 2026年1月5日
地点:武汉博物馆

聚焦易县大北城出土宋辽金银器窖藏,呈现400余件(套)文物,通过馔器、货币、饰品、杂件四个部分展示这批窖藏的独特面貌,以此反映宋辽时期北方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互鉴。
甘肃
东方微笑 跨越千年——佛教造像艺术展
展期:9月10日-12月10日
地点:甘肃简牍博物馆

展览汇集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甘肃、河南、山西、四川等全国8省23家文博单位的127件(套)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多达50件(套)。展品类型涵盖中国历代金铜佛教造像、重要窖藏与遗址出土佛教造像以及四大石窟造像。
江西
帝国南疆——西汉南越国历史文化展
展期:9月26日 - 12月26日
地点: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共展出125件/套来自南越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等地的出土文物。此次展览是南越国与海昏侯国的首次“跨时空对话” 。两者同处西汉帝国南疆,但各有特色:南越国融合中原与百越、沟通陆海,彰显开放包容;海昏侯国则承袭王侯礼制,折射西汉盛世辉煌。它们的并列展出,立体勾勒了从西汉初期至中晚期南方地区的社会风貌,实证了西汉时期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
湖南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
展期:2025年6月12日-2026年5月19日
地点:湖南博物院湘博三楼专题三厅

展览聚焦湖南博物院藏百余件金铜佛造像精品,展览共分四个部分,展现魏晋以来一千余年间经典的佛教造像风格与艺术流派。
陕西
文明初光——陇中彩陶艺术展
展期:至12月31日
地点:陕西秦岭博物馆
汇聚了来自陇中大地8家文博单位的149件(组)珍贵彩陶,引领观众穿越时空,步入史前中国那个星光灿烂的“初光”时刻,感受先民凝土成陶的审美情趣。
台湾
“甲子万年”特展
展期:2025年10月4日-2026年1月4日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门类涵盖书法、绘画、器物、古籍善本、档案文献等,共呈现153件/组文物。晋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北宋苏东坡书《黄州寒食诗》、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 、宋黄居寀《山鹧棘雀图》、金武元直《赤壁图》5件国宝级书画名迹限期展出。
香港
古埃及文明展:埃及博物馆珍藏
展期:2025年11月20日 - 2026年8月31日
地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本次展览汇聚埃及境内7家博物馆的250件文物,展品年代距今约7300至2000年,涵盖法老与诸神雕像、浮雕、石碑、黄金饰物、首饰、日用品、大型成套木乃伊棺和动物木乃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