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第3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带来了一部名为《奔赴光影》的开幕影片。这部由本届金鸡最佳导演戴墨执导、全程使用华为Mate 80系列拍摄的短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画面,回溯了中国电影从 1905 年《定军山》起步的百年征程。《奔赴光影》的出现,不仅是一次对百年影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场关于影像未来的技术宣言。

移动影像的专业级叙事突破
《奔赴光影》的片名,本身就蕴含着双重寓意:既指向中国电影人百余年来对光与影的不懈追逐,也与华为Mate系列对移动影像探索精神契合。影片以凝练的镜头语言,串联起从1905年《定军山》诞生至今的经典瞬间与时代记忆,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光影对话。片尾用一系列中国电影中的奔跑镜头,带出了感谢每一位奔赴光影的你的主题,让短短5分钟的镜头情绪得以升华。
影片呈现的画面质感,展现出搭载了第二代红枫原色影像的华为Mate 80系列,在影像技术上的最新突破。其在还原色彩时精准度极高——老北京片场的木质场景纹理、胶片放映机的金属光泽、现代影院的光影层次,都以极具电影感的形式展现出来。面对影片中频繁出现的明暗交替场景,如从室外自然光到室内灯光的快速切换,华为Mate 80系列展现出了出色的动态范围表现能力,高光部分不溢出、暗部细节不丢失,背后的支撑,是华为在移动影像技术上的持续迭代。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影片在动态过程中的拍摄表现。短片中包含大量奔跑、跟拍镜头,画面始终保持稳定流畅,无明显抖动模糊,展现了出色的防抖性能,也保证了运动镜头如丝般顺滑,赋予了短片沉稳、大气的视听气质。
从成片效果来看,华为Mate 80系列的移动影像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复杂多变的拍摄环境下,无论是室内戏的柔和光线,还是户外场景的强烈日照,华为Mate 80系列均能精准控制曝光,呈现出高光不过曝、暗部有细节的丰富层次,画面质感极具电影感。这或许意味着,华为Mate 80系列在影像及综合实力上,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华为Mate系列十余年技术深耕的硕果
使用华为Mate 80系列拍摄具有历史意义的金鸡开幕式短片《奔赴光影》,这是对电影的致敬,也是对中国科技的致敬。《奔赴光影》的出现,再一次向大众证明了一点:华为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已经让手机从单纯的记录工具,进化为能够承载深刻艺术表达和专业创作的影像设备。
华为Mate 80系列在影像上的卓越表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华为Mate系列十余年来坚持技术探索与创新的必然结果。回顾华为Mate系列的成长轨迹,俨然是一部中国移动影像技术的进化史。

从2013年首款Ascend Mate开启大屏时代,到全球首款AI智慧拍照手机的华为Mate 10系列,到搭载手机电影镜头的华为Mate 30系列,再到华为Mate 70系列在业界首发红枫原色摄像头,以及如今华为Mate 80系列在视频能力上展现出的全面跃升……华为移动影像的跨越式发展,背后是其在底层核心技术上的持续投入与突破。
例如,中国芯片与自主操作系统的突破,成为华为影像能力成长的根基。自2014年华为Mate 2成为全球首款搭载麒麟处理器的手机以来,华为在芯片领域的攻坚从未停止,为影像处理提供了强劲算力。而鸿蒙操作系统则进一步释放了硬件潜力:HarmonyOS 6的分布式技术让手机与其他拍摄辅助设备无缝协同,2300万+搭载 HarmonyOS 5的终端设备构建起的创作生态,可让影像素材的编辑、分享、传播实现全流程高效流转。截至2025年二季度,鸿蒙操作系统在国内智能手机系统的市场份额达17%,位列第二。

华为沉入芯片、影像算法、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攻坚,结合昆仑玻璃、卫星通信、玄武架构等硬核技术的积累,最终转化为手机综合实力的底气。
移动影像重构影视创作生态,让电影真正属于大众
在中国电影120年的发展长河中,技术的进步始终是推动艺术形式变革的重要力量。1905年,《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启航。120年后的今天,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则正在掀起一场关于“谁可以拍电影”“如何拍电影”的浪潮。

当我们回顾中国电影 120 年的发展,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部从“少数人专属”到“全民参与”的开放史。今天,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正让电影创作走进千家万户,完成了从专业设备到移动设备的普及过程。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与华为的六年携手,构建了移动影像的成长生态。自 2019 年起,双方连续 6 年开辟手机电影评选独立单元,累计征集超 27,000 部优质作品,帮助上万名创作者实现电影梦。第六届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以“XMAGE 影像力量,续写 120 年中国电影梦”为主题,收到全球 6539 部投稿,其中,55%的作品使用华为手机拍摄;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参与,让“年轻人的奥斯卡”标签深入人心。7项荣誉13部获奖作品中,既有《我只期许明天》这样的纪实佳作,也有《候补名单》这样的艺术探索之作,展现了手机电影从日常记录到文化叙事的内容升级。


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对影视行业的积极意义,体现在创作生态的全方位 “破局”。在创作主体上,手机拍摄降低了准入门槛,让专业导演与普通爱好者拥有了平等的创作机会;在内容形态上,手机小巧灵活的特性催生了新的拍摄视角,运镜便捷、对演员干扰小的优势,让叙事更具灵活性;在技术支撑上,华为影像XMAGE从“超级夜景”到红枫原色影像的多维突破,让手机画面具备了专业质感,推动手机电影从“随手拍”走向“专业表达”。
结语:
技术的终极使命,是拓展人类表达的边界。当每个人都能用手中的设备,自由地书写光影、传递情感时,那便是对百年电影梦最美好的续写,也是对这个时代最有力的回应。
《奔赴光影》不仅是一部致敬历史的短片,更是一扇通向未来的窗。透过它,我们看到了华为Mate 80系列所代表的移动影像技术,如何深刻地介入并重塑着影像艺术的创作范式。从一枚芯片的自主研发,到一个操作系统的生态构建,再到移动影像技术的全球引领,华为Mate系列的成长之路,也是中国科技坚持创新、自主发展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