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上海代表团出征全运,高磊:这就是很多人的奥运会

频道:热点 日期: 浏览:1

高磊如今正在转化角色,希望在自己的最后一届全运会上带领年轻队员快速成长。 王佳斌 摄

“全运会对于每个运动员来讲都很重要,甚至对于其中一些运动员而言,就相当于一次他们的奥运会。”

在上海虹桥机场的大厅里,即将第五次踏上全运会征途的蹦床老将高磊说出了这样的感慨,即便已经在世锦赛上拿到过四连冠,即便多次代表中国站上奥运舞台,但每一届的全运会依旧会让他热血沸腾并且满载回忆。

11月7日,上海市代表团启程前往粤港澳大湾区,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上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代表团常务副团长徐彬率团出征,水球、手球、射击(步手枪)、青年体操、蹦床等运动项目体育健儿和来自上海的全国体育系统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双先”代表(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等共计100余人随团出征。

作为“五朝元老”,高磊对于全运会的情感,代表着老将们的一种共同心态。而在整个出征队伍中,年轻队员们的紧张和兴奋,以及已经完赛队员的轻松和坦然,则是让高磊所说的“全运会就是他们的奥运会”这样的描述显得更加真实而丰满。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此次随代表团出征的运动员只是上海队正式参赛队员中的一小部分。在竞技体育项目方面,上海代表团共有888名运动员在309个小项获得决赛资格,人数出线率达86.13%;群众体育项目方面,上海共有560名运动员参加21个大项、89个小项的决赛。

全运会四金四银得主、47岁的老将余利君将担任开幕式入场仪式上海市代表团旗手。王佳斌 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海代表团选择了八届全运会参赛代表、全运会四金四银得主、47岁的水球老将余利君作为开幕式入场仪式上海市代表团旗手,一方面是对这位老将的致敬,而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老将的拼搏和坚持能够感染和带动更多年轻运动员和中生代运动员。

“这次作为旗手心情真的很不一样,以前我们水球项目基本都是赛程最后的比赛,然后可能就是参加一下闭幕式,这次能参加开幕式,心情比较激动,特别是作为旗手很荣幸。”这位“八朝元老”其实已经完成了本届全运会的比赛任务,他带领的上海水球队在决赛中以9比16不敌东道主广东队,斩获银牌,至此,他在八届比赛中得到四金四银,写就了属于上海水球的传奇,而他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担当旗手的身份,把自己的坚持和拼搏传递下去,“作为运动员都很辛苦的,希望能够把精神传递出去,我希望传递这种坚韧不拔的心态,让年轻的运动员能够坚持自己热爱的运动。”

余利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虽然在自己的最后一届全运会上没有帮助上海拿回金牌,但是他也已经拼尽全力,无怨无悔。同样是最后一次以运动员身份参加全运会的高磊,也带着类似的情绪,希望为自己的全运会生涯画上一个无悔的句号。

“中国体育那些在世界上的优势项目,其实到了全运会上就像世界大赛一样激烈,所以对于运动员来说就是不断挑战自己,磨炼自己。”高磊如今也肩负着带领年轻运动员冲击领奖台的责任,在他看来,帮助年轻运动员在全运会上成长已经成了自己“最后一舞”的最大目标,“带着上海队的青少年运动员们,带领他们成长,帮助他们获得经验。”

在竞技体育项目方面,上海代表团共有888名运动员在309个小项上获得决赛资格。王佳斌 摄

余利君和高磊这些老将的一言一行背后,是上海代表团出征此次全运会的态度——以“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的姿态,锚定目标、坚定信心,坚守“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底线,力争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上海代表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健儿们将以“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为指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赛场上展现上海竞技实力与城市活力,将体育打造为上海核心竞争力与软实力的“金名片”,为国家体育强国建设贡献上海力量。

截至11月6日晚,在开幕式前决赛的竞技体育项目中,上海市代表团共夺得9枚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群众体育比赛类项目中获得8枚金牌、10枚银牌、12枚铜牌,展演类获得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

陈浩、李元壮和刘峻熙已经为上海队获得体操男子青年组团体金牌。王佳斌 摄

获得体操男子青年组团体金牌的陈浩、李元壮和刘峻熙也随队前往广东,即将感受他们运动生涯里的第一次全运会开幕式。相比于其他处在备战状态的运动员,这三位年轻人显得轻松了不少,他们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次参加完开幕式之后,他们希望能够借着闲暇打卡广东的知名景点,然后也尝尝当地的美食,不过,更重要的是,再感受一下全运会的氛围。

“全运会是我们宝贵的参赛经历,也会让我们积累经验。”就如李元壮所说,这枚全运金牌是他逐梦的开始,他希望这段宝贵的经历能够帮助他走向更高的舞台,“我会珍惜这段难忘的经历。”